“政治要强”,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深刻指明,课程教学的灵魂在思政。“概论”课加大疫情防控进课堂教学力度,极大地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可接受性。
一、结合战疫趣点,内引课程思政
疫情防控一开始,中国就展现出了巨大的物质供应能力。其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防疫物质屡屡告急,世人大跌眼镜。学生惊叹之余,对中国的制度优势津津乐道。“概论”课因势利导,引领爱国热忱。毛文君博士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图文并茂展示“45岁农民大叔奔波数十公里给武汉医疗队送菜”,事理结合,把工农联盟的国情依据与政治内涵讲得合情合理,入脑入心。张伟博士长期从事国家安全研究,在讲析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历程时,以“口罩”为切入口,热情讴赞建国初期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
二、紧扣战疫热点,外灌课程思政
共和党右翼当局对国内新冠感染人数超百万麻木不仁,却对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变本加厉,捏造事实妄言“中国责任”“中国赔偿”,叫嚣要对中国提起诉讼。这种轻鄙国民生命妄逐不当得利的行为,为世人前所未见未闻,大学生纷纷给予高度关切。“概论”课醍醐灌顶,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刘洪波教授在讲授科学发展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与“以钱为本”、“以社会民生为本”与“以资本增值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本”与“以获得选民的选票为本”等一系列中美对比参照,既深化了科学发展观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对人民共和国的深刻领悟。教研室主任杨勇讲解“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针对美英法澳等国出现的拙劣表演,帮助学生提高对“和平演变”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增进对“伟大斗争”的高度政治认同。陈晓兵博士“一分为二”,在讲解毛泽东关于“革命首要问题”时,区分美国人民、美国政府和共和党右翼,引导学生坚定“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的政治信心与定力。
三、深耕战疫要点,对接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并非时时能遇可资内引的胚胎,也不是处处能有可资外灌的口子。有时需要将两个瓶口对接,让里面的空气交流互动起来。“概论”课课程思政也是这样,需要寻找两相谐和的对接。课程负责人李翠用火神山雷神山惊人的中国速度和武汉“封城”76天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抒发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继往开来的政治情怀,把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纳入同一专题,听课学生始终情绪饱满。晏湘涛博士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俗表述为“坚强有力的党”和“党对国家坚强有力的领导”,密切结合党中央果断的战疫决策和各地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学生一道在史论结合的高潮中重温历代领导人的殷殷嘱托,学生们心潮澎湃深受教益。